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、财政税务学院、劳动经济学院开课

开课通知

上课时间:2021年3月13日(9:00-16:30)

上课地点:在线授课(腾讯会议)

讲授课程:《货币银行学》

授课老师:冯瑞河(金融系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)

参考教材:《金融学》2011版,冯瑞河、王德河主编、中国金融出版社

师资简介:

一、基本情况

冯瑞河,金融系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

办公室:明辨楼518

Email:fengruihe@sohu.com

二、教育背景

1983年9月-1987年6月:复旦大学经济系经济学专业,学士

1992年9月-1995年6月: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农业经济管理,硕士

三、工作经历

1987年8月-1992年9月:河北地质学院讲师

1995年6月-至今: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

2006年9月-2006年12月:美国多米尼肯大学访问学者

四、讲授课程

本科:金融学、金融监管学、中央银行学

硕士:金融理论与政策、金融监管专题

五、研究方向

金融理论与政策

六、主要论文

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制度思考,财经研究,1996(2);

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安排,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,2001(6);

中国企业的融资结构:特征及其形成背景,经济与管理研究,2005(1);

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启示,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,2007(6);

农村资金供求为何失衡,银行家,2007(8);

七、主要著作

《商业银行零售业务》,张晋生、冯瑞河、艾仁智,中国经济出版社,2000.6;

《金融学概论》,李树生、冯瑞河,中国金融出版社,2005.7;

《金融学》,冯瑞河、王德河,中国金融出版社,2011.1;

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理论与金融对策研究》,孙翠兰、董林、李川、石利斌、冯瑞河,经济科学出版社,2014.7;

八、奖励、荣誉

2003年:校级优异教师

2005年: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届优异主讲教师

2006年: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——金融学概论

2012年:校级精品课程——货币银行学

2013年:北京市属高校“创想杯”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微课程大赛比赛中获“微课”三等奖

2014年: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——金融学

2015年:校级优异教师

财政学院:

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前身为原北京财贸学院财政系,于1978年成立。1995年6月原北京财贸学院与原北京经济学院合并、组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时转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系。2006年10月,在原财政系基础上成立财政税务学院,并聘请北京市原常务副市长翟鸿祥为名誉院长。

学院下设财政系、税务系、资产评估系,有财政学、税务(含注册税务师)、资产评估(注册资产评估师)三个本科专业,拥有财政学(学术)硕士点和博士点,拥有税务硕士和资产评估硕士两个专业硕士点,形成了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多层次、高水平的教育结构。目前在校本科生近700人,硕士研究生200余人,博士生33人。

学院现有教职工55名,其中专任教师45名。教师中教授及副教授27名,占全部教师60%;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41人,占全部教师91.11%。师资队伍结构合理,年富力强,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。

财政税务学院在长期办学实践中,形成了应用型、复合型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。理论联系实际,注重实践教学。培养学生既有较为宽厚的理论基础又掌握较为实用的专业技能,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。财政税务学院招生与就业一直呈现良好态势,得到了社会认同。招生录取分数连续多年位列全校前列,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%以上。

金融学院:

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紧紧围绕中国和首都金融业发展需要,培养经济理论基础扎实、金融专业技能过硬,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、创新型金融人才,服务北京“四个中心”建设。

自1978年建立金融专业以来,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科已经走过了40多年卓有成效的发展历程。目前,金融学院设有金融学、金融学(国际金融英文班)、金融工程、保险学(保险精算)和投资学五个本科专业和方向,拥有金融学硕士、博士学位授予权,金融专业硕士、保险专业硕士授予权,开设量化金融专硕方向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,金融学专业被评为北京市品牌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,金融学院被认定为北京市金融人才培养支持基地。2017年,金融学专业成功入选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。

金融学院拥有一支学识渊博、治学严谨、素质优良、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。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,其中教授12人,副教授20人,在国外知名高校获得学位10人,专职教师中85%具有博士学位。师资队伍中,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、教育部新世纪优异人才、北京市长城学者、北京市学科带头人、优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。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对持续提升教学质量、开展教育创新和科研创新、推动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金融学院有在校全日制本、硕、博学生1370余人。金融学院与中国工商银行、中国人寿保险、中信证券等数十家金融机构签署协议,建立教学实习基地,为学生搭建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发展平台。金融学院与美国、英国、加拿大等国的大学进行合作办学,通过2+2、3+1、短期访问等多种培养模式,扩大学生国际交流,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。金融学院各专业招生分数和毕业生就业率长期在学校中名列前茅,毕业生都一直保持着95%以上的就业签约率。至今,金融学院已经培养研究生、本科生6000余人,为金融系统输送了大量优异人才。

集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正加速前进。我们希望,在大力推进金融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同时,实现金融研究的本土化。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、完备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金融人才。金融研究旨在运用现代的经济、金融研究方法,深入研究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实践。
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金融学院将以时不我待之紧迫感阔步前进!

劳动经济学院:

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于2000年由原劳动经济系和人口经济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,综合实力位于国内劳动科学领域前列,“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争创国际知名学科”是学院一直坚持的发展方向。劳动经济系的前身是由原国家劳动部部长李立三同志倡议,于1954年创立的北京劳动干部学校。1984年以前,劳动经济系是全国的劳动经济学科点;同时,该系是我国较早建立劳动经济专业(1955年)、人事管理专业(1984年),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(1993年)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(1988年)的单位,也是较早获得劳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(1981年),并于2000年在全国第二个获得劳动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。

人口经济研究所的前身是197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在北京经济学院(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前身)成立的我国一个人口研究室,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人口经济研究所,是全国首批接受联合国人口基金(UNFPA)资助的单位之一,2000年与劳动经济系合并组建劳动经济学院。

学院结合学校“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财经类院校”的定位和学院专业特点,形成了“聚焦核心任务和中心工作、夯实专业理论基础、突出‘三个特色’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即聚焦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任务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工作,突出通识教育、实践教育和国际化三个人才培养特色。

严谨扎实的学业功底、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、创新进取的思维方式、德才兼备的过硬素质”使我院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,备受用人单位青睐。